抽絲剝繭 The Silkworm
譯者: 林靜華、趙丕慧
出版社:皇冠
出版日期:2015/01/26
《抽絲剝繭》── 邦彼士墨利(bombyx mori)為其拉丁文之原書名,為蠶之意義。
本書的故事有如抽取蠶絲般細膩,許多複雜的謎團與線索。閱讀這本書的讀者,
可能需要一杯好茶、舒服的位置和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,讓自己跟隨著作者的文字,
循序漸進地探索跟深入,將故事的內容及結局從一團複雜的蠶絲中理出。
故事一開始從作家歐文‧昆恩離奇的失蹤開始。
身為偵探的史崔克,受到昆恩太太的請託,著手辦理這樁看似單純的離家出走的案件。
從出版社克里斯欽‧費雪的口中得知:
「這中間還有一個未出版且不可以被社會大眾知道的關鍵」
卻意外地,在因緣際會下,被經紀人寄出了《蠶》一書的副本。
而歐文在跟經紀人爭吵後,帶著手稿就消失了。
《蠶》被所看過的人稱為是一本既邪惡又卑鄙的書,其內容十分的灰暗、隱喻及毀謗,
其中的角色,包含了出版公司「羅普查德」的執行長丹尼爾‧查德、編輯傑瑞‧華葛瑞夫、
經紀人伊莉莎白‧塔賽爾、妻子莉奧諾拉‧奎奇、死對頭作家邁可‧范特寇
及情婦凱絲林‧鄧肯等等,全部都以淫穢不堪的形態出現在書中;
因此,原本只是單純的胡鬧失蹤案件,後來居然成為了一件暗殺命案。
隨著故事更接近真相,有許多關鍵的角色會出現,也提供了史崔克更多的線索,
一開始覺得只是個荒謬的假設,後來沒想到兇手就是…。
找了一段很長的空檔,將自己完全地融入這本書中,細細品味及思考這本書中的每個細節,
沉澱了一天之後,才開始動筆寫下這次的試讀心得。
文字是一種非常有感染力的一種表現,因為文字的描述才會讓書本及故事具有吸引力,
從當初第一次拿到J.K.羅琳《哈利波特》系列第一集開始,
便深深地被她的說故事的方式吸引著。
《抽絲剝繭》是J.K.羅琳以「羅勃‧蓋布瑞斯」為筆名,全新的第二本史崔克續集偵探小說,
其中細膩的文字描述帶著讀者深入其境,以親臨現場旁觀者的角度在看這個故事;
從書中感覺到作者所營造出濃厚的懸疑感、具有節奏性的推理,
一翻開就欲罷不能,不看完內心就會覺得異常糾結,
可以說是2015年值得看且會想要購入蒐藏的一本好書。